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文艺活动 >> 文艺评论 >> 详细内容

文艺评论

这里是中国人的文化原乡——访著名诗人、评论家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臧棣

来源:市文联 发布时间:2019-07-10 09:55:32 【字体:

来源:常德日报

本报记者 徐志雄

“常德好不好?好!常德美不美?美!常德菜好不好吃?好吃!”一听说要采访,这位身材高大、气质儒雅的诗人便风趣地用了一连串自问自答作为开场语。

臧棣出生在北京,母亲是岳阳人。第一次来常德的他,谈及对这个城市的感觉是:亲切,有如故地重游一般。

其实,在来之前,他对常德的印象来自地理意义上的模糊记忆:地倚湘西山地,与武陵山脉、雪峰山脉相承,是山高林深的丘陵地貌……

没想到几天的常德之行彻底巅覆了他的想象。

在常德市规划馆里,他对一江连两岸的市城区规划设计看得分外仔细。臧棣以前当过记者,对城市规划向来很感兴趣。他觉得,“常德城倚江而建,布局很有特点,尤其是沅水天然形成的河道弧度很有意思,像个金元宝似的,风水极好。”

他喜欢城市中的柳叶湖,认为闹中取静的天然湖泊是一个城市的稀缺资源,居住在柳叶湖畔,感觉特别舒朗自在。

刚进入桃花源时,他便惊讶于这里便捷的交通。“最初我以为,避世的桃花源,要经过艰辛的跋涉才能进入,没想到却是山不转水转的韵味,转眼便曲径通幽,豁然开朗。”在他看来,这里的山林、田地、竹林、清溪,既有湘西山地的硬朗,又有洞庭湖水乡的妩媚,处处都是好景致。

他说,当年读《桃花源记》,一直不大理解“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”的感觉,良田、美池好说,桑与竹,能在一起吗?

这一次实地考察,让他发现,原来文中所有的景物都是真实存在,且和谐相融的,曾经脑海中抽象的桃花源,也可以是具体、鲜活、可感的。

“中国人对亲情与故乡的理解,很大程度上来自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的文化想象,其中也包括我们的人生境界、人生感触与人生智慧。”在实地寻访常德桃花源之后,他觉得,这里的山水景物与《桃花源记》的文化情景是符合的,这里的人文历史与中国人的文化梦想是相匹配的,是可以碰触的文化乡愁,“是中国人的文化原乡。”

在澧县城头山,他从古老的红陶罐中品读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,从层层叠加的土城墙中寻找丰厚的文化沉淀。他表示,回去之后,会认真写一写桃花源和城头山,因为此刻,“很多的灵感已经在脑海中酝酿了”。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