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文艺活动 >> 文艺耕耘风采录 >> 详细内容

文艺耕耘风采录

谈雅丽:河流·飞鸟·星空

来源:常德日报 发布时间:2018-05-05 10:47:03 【字体:
谈雅丽:河流·飞鸟·星空
□本报记者 徐志雄

    2016年,继两本诗集面世之后,自称为“河流漫游者”的谈雅丽出版了散文集《沅水第三条河岸》,完成了她的“河流三部曲”。

    散文厚重如体,诗歌轻盈似翼。于她而言,这三本作品集便是一只飞鸟,一饮一啄,皆与沅水息息相关。

    飞鸟眷恋河流,但天空却是它的向往。

    2018年仲春,微信朋友圈里,谈雅丽镜头下的北京是铺天盖地的花海,密密匝匝,鲜艳浓烈,毫不含糊。

    “这一两年,于我很珍贵。”她显然很忙,忙着做诗歌编辑,忙着在人大、北大听课,忙着往艺术馆、文学馆、博物馆一个个地跑。她说,“知道自己是低的,小的,努力想充实自己。”

    这才是飞鸟的视野,除了脚下阔大的河湖,还有头顶广袤的星空。

    一

    我大口大口喝下/一勺又一勺的沅江水

    那是一个清凉的午后/——清清的河水啊/从此后,流遍了我的每一根血管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——摘自谈雅丽诗歌《河水》

    但凡好的写作,总有一个精神扎根的地方。

    谈雅丽也不例外。“在我记忆里,最远和最近的河流都是沅水。”

    幼时居住的罗家湖,寄居外婆家的沧山水库,少年时期的流溪湖,求学路上的沅江,青年钟情的谈家河,工作首站的沾天湖……她梳理自己的江湖词典,无一不与沅水关联。

    她记得自己与诗歌最早的碰触点就在流溪湖。“七岁后父母接回我上学,湖边简单小集镇叫猴子巷。父亲医术高明,他尤其爱古诗,对于格律异常讲究。小时候逼我和姐背遍古体诗。”

    “父亲有个厚厚写诗的本子,有一次我偷偷翻出来,记住了其中一句:‘松风明月荷塘夜,菊花清茶捧手来。’”这是父亲写给母亲的情诗,母亲叫“菊清”。

    “文字可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,无所顾及表达所思所想。”这样的愉悦让谈雅丽开始专心于阅读,厚厚的白纸本摘录了她热爱的诗行,还有她少年时代的稚稚书写。

    倚湖而居的写作始于2003年。这年冬,因工作安排,谈雅丽离开家人到一个叫桃树岗的山中牧羊。牧场在宁静的沾天湖边,方圆数里无人烟,白天她与山林野草为伴,夜晚听夜枭鸣叫入眠。

    这是一段寂寞的岁月,却因大量阅读与写作而充盈。在她的眼中,最真实的生活“是我们能清醒地活在自己的梦中”。在《鱼水谣》组诗里,她“沿着我的血管找到荷花开放的源头”, 那些与沅水关联的溪水、河流、湖泊,最终都从她的记忆中汇聚,注入洞庭,奔流到远方。

    2012年,谈雅丽的第一部诗集《鱼水之上的星空》入选“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”丛书,由作家出版社出版。父辈、家园、荷花开满的村庄、河上打鱼人,这些在她记忆中一路相伴走来的人和事,成了这部诗歌集当仁不让的主角。

    二

    我用行走、阅读、写作、寻找、抚触、凝思挽留河流给生命带来的抚慰、温情和真理,我相信自己能抵达到河流真正的诗意内核。

    ——摘自谈雅丽散文《以江河为翼》

    游于江潭,行吟泽畔。两千多年前,诗人屈原就用这样的方式丈量过沅水。随后的时光里,陶渊明、李白、杜甫、刘一苇、郁达夫、丁玲、沈从文、黄永玉等一大批文人的名字,让沅江诗意葱茏,弦歌不辍。

    2008年,诗人谈雅丽也开始了沅水流域的行走。冲天湖、目平湖、龙凤湖、濠口河、白鲢洲、谈家河、罗家湖、沧水、浪水……在沅水最远的支流舞阳河、最美的支流夷望溪和最古老的水马驿万溶江码头,她看到了青翠的谷禾、辛勤的捕鱼人,看到芦苇荡、白鹭鸟、紫菱角、绿荷叶……她用舒缓、潮湿、温暖的文字,写鱼水之情,写河流文化,写渔民、平原、亲人中广大的爱和狭小的爱,写她见到感受到的一切悲欢。

    她相信“生命是从喜欢到爱到热爱的过程中”,甚至幻想自己就是河流的一部分,是自然的一部分。在沅水长达数年断断续续的寻访与记录中,她努力感受“灵魂之爱如何融入奔腾不息、渔帆轻展甚至清浊交织的生命长河”。

    漫游沅水,关注河流。从沅澧二水到云梦泽,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呼伦湖,依水行走成为谈雅丽一生中最充实的日子。她知道,自己要写的并不仅仅是所遇见的大江大河,而是内心的一种旋律,是心灵的渴望、纠缠与自由。像江流的永动机不知疲惫地开动,从一个无限流到另一个无限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,她的创作进入丰产期。2015年至2016年间,她的散文集《沅水第三条河岸》和诗集《河流漫游者》相继出版。

    三

    我将怀揣一个幸福的秘密走在路上

    夜很快降临,然后是寒冷冬天

    然后才是春风吹遍的,湘北大地——

    ——摘自谈雅丽诗歌《我想发明一个比爱更爱的词语》

    2016年5月,为了和丈夫孩子一家团聚,很少离家的谈雅丽开启了旅居北京的日子。

    这似乎圆了她从小就有的梦想:像小溪一样顺长江,过大海,到达梦想之城。沅水对于她来说或许“如同永恒的微言”,但江河之翼的奋力飞翔给了她沅水之外的缤纷视野。

    她先是主编《桃花源诗季》,后在《诗探索》做诗歌编辑,向谢冕、林莽、吴思敬、刘福春等诗人前辈学习。在北京最高等的学府,听王家新、汪剑钊、姜涛、王燕等老师的授课。

    她把生活过得如奔腾的江水,每天拍击出新鲜的浪花,一往无前的流淌、涌动。林莽老师主编、她策划编辑诗歌文本《中国新诗百年·经典抒情短诗100首》《中国新诗百年·现代优秀短诗100首》《中国新诗百年·经典翻译诗歌100首》等系列诗集即将出版,她协助编辑了漓江版和现代版的《2017年中国年度诗歌》获得了诗人们的一致好评。

    与家人团聚的欢喜慢慢被忙碌的生活节奏冲淡之后,一种叫乡愁的情绪开始持续发力。短短一年多时间,她发表了大量关于漫游和思乡的诗歌、散文,如组诗《云上孤旅》《远走高飞》《小叙事》《旅京记》《繁星在荒漠的水上绽放》等等。

    在她看来,写作就是为了洞析生命的意义,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、独一无二的自己。

    “从一个山峰到另一个山峰的路要通过逼仄的峡谷和流淌的大河,而我的一生都在竭尽全力地寻找。”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